思维以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,表现在某种语言形式之中。思维方式的差异,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。翻译的过程,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,而且是思维方式的变换。MT能正确的表达中文字面含义,但是MT不能完成思维差异的转换。针对中英思维的差异给出了以下几种PE规则。
从迂回到直接
汉语注重迂回,强调起承转合;英语重视开门见山,务求重点清楚,条理分明。所以汉译英不能按照汉语迂回的表达来直译。
1.使用肯定式的表达
尽量使用肯定式的表达来替代否定的意思,以免引起读者阅读上的困难。
2.先结果后原因
当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时,建议先将问题呈现,再阐述具体的原因。客户的时间宝贵,没有人愿意从一堆信息中打捞有效信息。
从模糊到精确
中文习惯于用模糊性的语言对事物进行描述,现代中文虽受西方思潮影响,但仍然继承了古代的模糊性思维,讲究“只可意会,不可言传”。相较之下,英文是讲宄逻辑规则的语言,其要求主谓宾齐全,因而单句对于语篇中的上下文依赖其实较小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中文更易造成歧义。
在PE环节中,需要把模糊的表述清晰呈现。
1.正确翻译时间状语从句
无论中英文,时间状语都是指在某一个时间内或某一个动作持续的时间。中文的时间状语从句,MT忠于原稿,译稿也会处理为时间状语从句。但是大部分情况下,句子的重点不在动作发生的时间,而是具体的事件或者动作。
PE时,首先辨识原稿是否想表达主干句的动作持续在时间状态中发生。如果不是,那么理清时间状语和主干句的关系。比如以下两例中的时间状语是想表达“配置的信息中”,这样就可以把时间状语改成介词短语,PE后的译稿信息更紧凑。
2.谨慎翻译"动词"+"前"和"后"
MT中某个动作的“前”或者“后”多采用直译。PE环节需要将译稿修改为更加具体和简洁的表达。 例如,使用“新”、“旧”来表达。
3.识别隐含的时间顺序
中文原稿中的动作有可能未完成,或者是和前一个动作同步完成。PE时,识别出隐藏的动作执行时间顺序,优化MT译稿。
4.按场景翻译"否则"
只有两种互为相反情况的时候,可以使用otherwise。更多场景下的“否则”不能直译,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翻译。
5.按场景翻译"根据"、"按照"
中文中“根据”和“按照”使用频率非常高。但是不是每个根据或者按照都是according to或者based on, 需要根据句子挖掘真正的含义。
从重复到简短
重复可分为两大类:词语的重复和意义的重复。这里主要研究的是意义的重复。重复在汉语语篇中出 现的频率远高于英语,是实现语篇衔接和连贯的重要手段之一。英语却常常为了避免原词重复出现而采取替代、省略或变换的方法来避免无意图的重复。这样不仅能使行文简洁、有力,而且比较符合英语民族的语言心理习惯。
1.简化取值含义的解释
在中文手册中,参数取值(尤其是“是”、“否”)的解释通常与参数名称的解释是重复的。但是由于 参数解释和取值解释通常是两句话,所以直译的参数取值的MT译文会比较啰嗦。通常PE为类似The options are Y (yes) and N (no),即可。
2.简化重复的描述
手册中有时候有重复的描述,可能是正反类,也可能是互为解释类。通常都需要简化。
从主动到被动
从语言角度来看,中文多用主动语态,而英文多用被动语态。因技术文档是受控语言,一般要求尽量使用主动语态,翻译时主动语态比被动语态更为普遍,但在以下几种情况时,要使用被动语态。
1.使重点突出
为了突出重点,强调某个对象,可以调整语态,将该对象提前。
2.表示客观陈述
在描述类文档中,读者不一定是实施操作的工程师,用被动语态来表示客观陈述更符合场景。
3.避免不礼貌
为了避免不礼貌或不使读者或语音听众感到难堪,应使用被动语态以避免把第二人称you作为主语。
4.避免未知或无关的动作执行者
动作的执行者不够清晰或者与此事件无关时,强行使用主语容易造成错误,因此这个场景下建议写作时直接处理成被动。
上一篇:翻译经验之语态变换
下一篇: CATTI四大翻译原则